更新时间:2025-03-02 17:30:25
客观来说,双林股份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就像双林股份所说,公司的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与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在技术开发方面有同源性★★,以及在螺纹、齿轮加工等生产工艺有相通性★★。
靠着人形机器人概念刷了一波★“存在感”的双林股份,其实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一向嗅觉敏锐的资金★,开始涌入人形机器人相关的概念股,比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丝杠★★。Wind数据显示,长盛轴承、双林股份等企业的股价在短时间内快速飙涨★★。
只是★★,双林股份能否借此迈向更广阔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好在,人形机器人引发的热潮为其带来了一线新希望,但能否真正转型成功,仍需时间和市场的验证。
随后,双林股份的股价也应声而落。Wind数据显示,2月21日至25日★,双林股份的股价掉头向下★★★,连跌三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到6★★.6%。截至2月28日收盘,其股价为42.49元/股,较上个交易日跌去6.47%★★。
作为宁波当地有名的“80后”企业家,邬建斌没什么架子,很随和,很接地气,但富有激情,是一个会折腾的人。
公开资料显示,人形机器人中应用的行星滚柱丝杠,是一种精密传动零部件★,能够保证人形机器人关节移动的精准性,尤其是灵巧手★,可以模仿人类做出各种动作★★★。
Wind数据显示,2017年,双林股份出现“增收不增利★”★★★。在2018年、2019年★,其营收也转入下滑,利润转亏,两年亏损10亿元。
按照规定,双林投资原股东宁海金石应以现金补偿1.80亿元,但宁海金石拒不履行。为此,双方从2021年起开始对簿公堂。
1个月后,深交所又下发了监管函,直指双林股份在深交所互动易回复中未客观、完整反映与特斯拉合作相关业务的实际状况★★,在《增设口罩生产线公告》中未提示医用口罩尚未取得资质证书等风险,要求双林股份及时整改。
从客观层面来看,双林股份此前已有“蹭热度”的经历★★★。2020年年初,双林股份蹭上口罩、特斯拉热度,拉动股价短期快速上涨。2020年2月,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解释口罩生产业务、与特斯拉合作的相关情况。
丝杠分为不同种类,包括滑动丝杠★、滚动丝杠、静压丝杠等★★,行星滚柱丝杠、滚珠丝杠都属于滚动丝杠,但性能、用途显著不同★★。其中★★★,行星滚柱丝杠可用于人形机器人,滚珠丝杠则主要应用于汽车。
不仅如此★★★,由于知豆汽车暂停生产,公司在2018年又对知豆汽车的应收款项100%计提减值,计提金额为1.39亿元★★。
而这又正好赶上了王兴兴★★“带火”人形机器人概念股的时机,双林股份的股价乘风而起。
公开资料显示,其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部件、动力系统、轮毂轴承等,客户也主要集中于五菱、比亚迪、吉利、赛力斯、小鹏及理想等车企★★★。
自2017年以来,双林股份业绩起起伏伏,承受着巨大压力,没有核心业务持续增长的支撑,反而依赖资本市场的情绪和热点推动带来股价增长,但那只是昙花一现。
具体而言,2017年★★,双林股份收购双林投资部分股份,并约定了业绩承诺。在2020年时★★,双林投资的扣非净利润亏损943万元,没有完成业绩承诺。
如今,公司试图将传统汽车零部件的技术优势,延伸到全新的机器人领域★★,但这种转型并非一蹴而就。
不过,双林股份的确也关注到了行星滚柱丝杠★★,只是业务才刚刚起步★★★。在2023年财报中,公司表示正逐步推进机器人滚柱丝杠,预计2024年上半年完成产品调研和投入预算。
而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公司曾先后对上海诚烨★、湖北新火炬、双林投资等子公司计提商誉。2017年至2023年★★★,双林股份每年都在计提资产(或商誉)减值准备★★,金额在2000万元至11亿元之间不等。
第一次出现在1月。1月7日至10日,其股价连续上涨4天,累计涨幅达到33.4%,一路将双林股份的股价带回至30元/股以上。当时★★★,公司回应股价异常波动时称★,不存在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的消息。
此外★★,行星滚柱丝杠承载能力大、传动精度高★,因而对材料★★★、设计★★、制造等环节的要求更高★★,所以这是一个进入壁垒相对更高的领域。双林股份坦言,目前,国内市场仍以进口为主★,行星滚柱丝杠国产化率较低★。
2020年至2021年★★★,双林股份终于迎来了营收★、利润双增长的局面。很快★,企业又开始在业绩下滑的漩涡里挣扎。其中★★★,2022年归母净利润下滑、2023年营收下滑★★。
最终★★,双林股份在2024年度收到了宁海金石及其有限合伙人履行的现金补偿款★★,预计增加非经常性损益1.62亿元。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的货币资金为3★★.90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2088万元。同期,其短期借款为6.1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7765万元,资金缺口超2亿元★。
收购完成之后★,德洋电子在2016年、2017年均未完成业绩承诺。于是★,2017年★★★,公司对德洋电子商誉计提减值9040★★.47万元★★;2018年★,又计提了2.38亿元商誉减值准备。
其实★★★,滚珠丝杠才是双林股份此前主推的产品★★★。2023年7月★★★,公司对滚珠丝杠轴承单元项目进行立项,启动相关研发及制造工作。同时,双林股份明确,公司研发的滚珠丝杠是车用产品。
2月20日收盘后★★,双林股份公告称★,目前★★★,公司的滚柱丝杠产品仅完成相关样品研发★★★,尚未实现营业收入★。
2月21日,双林股份又在深交所互动易上回复称,公司目前尚未获得客户定点,尚未获得宇树科技的订单★。
1月14日★,双林股份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67亿元至4★★★.97亿元,同比增长477.39%至514.48%。其中,上亿资金是来自于业绩补偿款。
2月17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会后,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态,今年年底之前★★★,AI人形机器人会达到一个新的量级★★★。
黑色的机器人穿着大花袄,在蛇年春晚的舞台上灵动地转着手帕★★、扭着秧歌★★★,短短三分钟的表演★★,让背后的宇树科技一夜出圈。
双林股份最初是由邬永林于2000年创立。4年后(即2004年),邬永林之子邬建斌走向台前,出任董事长一职。这一年,邬建斌年仅24岁。
值得注意的是★★★,1月6日★★,双林股份在深交所互动易回复消息时提及,公司在加紧布局机器人用滚柱丝杠产品的相关工作,目前滚柱丝杠产品样品已研制完成尚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不可否认,这位★★“爱折腾”的掌舵者,带给了双林股份扩张的机会。经过20余年发展,双林股份由深耕精密模具的公司★★,逐渐成长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多元化企业。
例如,2016年★★,公司收购了德洋电子51%股权,耗资3.57亿元★★。其中★,3.29亿元都是商誉。当时,德洋电子有一个核心客户——知豆汽车。
Wind数据显示★,2月19日,双林股份直接涨停★★★。次日,其股价盘中一度逼近50元/股★★,最终收于48.53元/股,涨幅13.28%★★。短短两天,双林股份的股价累计飙涨36%,总市值增长超50亿元。
此后,双林股份又将行星滚柱丝杠提升到新高度★。2024年10月★★★,其管理层表示,随着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不断发展,滚柱丝杠产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司决定进军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领域★★,打造新的业绩增长曲线★★。
早在2020年时,双林股份就因连蹭口罩、特斯拉的热度,拉动股价短期内大涨★,引发深交所接连下发关注函、监管函★。
在此之后★,双林股份又多次在深交所互动易提及★:“公司滚柱丝杠产品样品已研发完成,正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那么★★,公司的行星滚柱丝杠到底是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对此,「界面新闻·子弹财经」试图向双林股份方面了解★★,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例如,在2月19日、20日短短两天时间里,双林股份每股累计上涨近13元,涨幅高达36%。但自2月21日起,其股价又转入下滑。
时隔5年★★★,双林股份又搭上最热的人形机器人,到底是“蹭热点”还是有线%★★,又蹭热点?